文化|越南醫院初體驗:那些你想不到的二三事

台灣生育率低,但非預期內的懷孕多,中央社去年的報導說有高達40萬人次孕婦以口服避孕藥墮胎,加上手術流產者,台灣墮胎數量已經很難想像;而我則因為在越南時到醫院例行檢查,遇上一個硬闖進診療室的越南年輕女生,才發現原來「墮胎」在越南,更是一個相當值討探討的議題,你可能會很驚訝,因為人工流產率的全球榜首其實不是別處,正是越南

越南也有全民健保,但待遇貧富大不同

先簡單聊一下越南的醫療福利系統,嚴格來說,越南也有全民健保,但條件與福利還沒有像台灣的全民健保完善(雖然我們的全民健保也正面臨醫療資源浪費等各種問題),時常聽說越南人若是拿著「健保卡」到醫院看病,有時就會被看不起、或是光掛號就要等上一、兩個小時,還只能去固定登記的醫院看病,但因為健保是雇用勞工時的國家規定,所以多數越南人都還是咬著牙繳納健保費用,但真正求醫多還是得自行掏錢去找一般醫生。

對於健保或有些保險沒涵蓋的國際醫院,收費對多數越南人來說算是偏高,若是負擔得起的越南人,比起服務效率普遍較差、過去還有塞紅包惡習的公立醫院,很多人寧願選擇服務較好但價格昂貴的私人或國際醫院。

一些收入不豐的越南人,則可能連一般診所都無法負擔,在沒有健保或保險的情況下,一般診所自費掛號,通常是五萬、十萬越幣(換算約台幣70、140元)起跳,藥品、照X光等另外計價,更不用說去掛號費起跳隨便至少就是50萬越幣(換算約台幣七百)的國際醫院,對於部分月收入只有六、七千台幣的越南人來說,實在是一筆不小的負擔,只能求神拜佛乞求不要生病,如果需要回診數次,負擔就更大了,也許因為如此,越南藥局算是街口巷尾相當普遍的生意,如果是一般感冒,買成藥的越南人不在少數。

而在越南的外國人如果生了病,通常會選擇前往「國際醫院」,依照醫院的不同,可以找到說不同語言,如英文、法文、中文的醫生做檢查,像這次我去的一間越南國際醫院中,就有一位中國籍女醫生,幫我做年度例行檢查。

「不好意思啊,讓妳等這麼久。我今天病人實在太多了!」女醫生一看到可以直接溝通中文的我,開心地寒喧起來,因為不用透過一旁的越南翻譯。

沒有醫病隱私的「國際醫院」

的確,剛剛等的時候環顧四周,掛女醫生號看診的越南女性非常的多,清一色都是年輕女性及陪另一半看診的年輕情侶,坐在診療室外面沙發等待叫號。

女醫生才寒暄完,我正要坐下的同時,一個穿著火辣二十出頭的越南女孩,逕自折返了診察室,,門「嘎」的一聲被推開,女孩急促的透過翻譯問了醫生幾個問題,也不介意我這個人的存在,得到醫生解答後,才滿意的離開診療室。

「那個女孩嫁給日本老公,是兩個孩子的媽,前天剛拿掉一個孩子,跑回來問說手術後多久後可以行房」,女醫生一邊低頭寫下醫療筆記,一邊像喃喃自語的跟我聊起天來。「我叫她得等個幾週,至少等下回複診完,知道狀況後再說!」

我馬上意識到,在越南大家對於「個資」與「隱私」沒什麼保護意識,我甚至聽說過許多公司的人事部、HR人員會在A員工面前,揭露B員工的薪水,醫病之間當然也沒有強烈的「病人隱私權」醫療倫理概念,後來感冒去的越南小型診所,醫生可以同時看好幾位病人,除了外面掛號排隊的人外,診療室內也會排個兩三個椅子,大家一起看,看診病人得在有陌生人在場的情況下,講述自己的病史。(中國是不是這樣無法評論,因為我也只是剛好在越南碰上這位醫生。)

所以可以想見的是,不管是公家或私人診所,越南的醫療機構,在婦女人工流產後做出相應「必要輔導」可能是少之又少,因此許多年輕女性屢屢人工流產不足為奇,性教育的不足更是讓許多女孩子把人工流產當作避孕的手段。

「是…是嗎?那醫生您週末還好嗎?有去哪玩嗎?」我想轉移話題,因為我不想知道其他病人的隱私。

「不太好!太忙了最近,光是上週末我就手術了七檯,」我知道女醫生說的七檯都是人工流產。

她再歎口氣說有陣子最高還達八檯,我轉移話題顯然是失敗。

人工流產率,全球最高

我其實很訝異越南人工流產的數字這麼高。根據官方統計,越南河內中心婦產科醫院公布報告,越南平均人工流產率大約4成,列位全球榜首,且其中5個裡就有1個是「13歲至15歲的年輕女孩」,其中一個主因是年輕人性生活活躍,但同時學校幾乎沒有提供有效足夠的性教育課程,年輕人根本沒有避孕的概念,意外懷孕是稀鬆平常。

自由時報一篇報導引用聯合國人口基金會代表,指出越南規定懷孕22週內才能人工流產。2015年越南甚至曾推出一個草案,擬定超過12週以上就不得人工流產的規定,當時引起民眾高度關注與討論,很多受法規限制有需求的女性,只好湧向一些較不受管控的越南私人、甚至黑市診所,所以實際的墮胎數可能比檯面的官方數字更高,有人擔心假如新草案嚴格執行,非法墮胎的數字可能更會向上攀升。

另外,許多越南媒體都報導過「墮胎」這個議題:過去越南人普遍將保險套視為敏感話題,也導致不少越南人羞於購買保險套,原因是部分越南人還有將保險套跟「賣淫」行為畫上等號的觀念。加上重男輕女的傳統思維,2015年甚至有越南電視台針對此現象,邀請一位婦女現身說法:該名婦女有四個女兒,其後先生要求她生兒子,所以如果發現懷的是女孩,就設法墮胎,人工流產18次,還是沒有生下兒子。

讓醫生看完診後,男友剛好來接我,我說了剛剛診療間女生闖進來的事,開玩笑說希望我的檢查沒什麼好讓人討論的。

「我剛坐在外面等你,看到一個女生本來跟男友打打鬧鬧,一臉開心進去問診,出來後兩人臉都綠了。難道…」男友聽完我說這間醫院最大宗業務原來是「這個」之後,開始猜測。

「少亂猜了。」我揮揮手。

護士小姐把醫生交代的報告印出來給我,請我下樓去櫃檯開立收據,繳交尾款,一次簡單的檢查,總共花了一百二十幾萬(台幣一千七百塊左右),我差點沒對著護士小姐叫出來:「好貴噢!這不就是一個單純的檢查嗎…」

作為一個異鄉人,有過越南求診的經驗,才深刻感到台灣健保的可貴,台灣人真的不該抱著「不看白不看」的心態,浪費醫療資源的同時,也擠壓到真正需要救治的人。

要下樓前,經過診療室外排排坐等掛號的年輕女性與情侶,突然默默希望來看診的人中,如果真是懷孕,希望多些是為了「誕生生命做準備」而看診,而非是後悔一時激情,要來抹殺尚未出世的生命…

同時刊登於:換日線 – 天下雜誌

 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